1、搓絲板搓牙時常見問題 1) 斷尖 2) 拖尾(含扁料、鋒尾) 3) 尾部牙沾不住,有披鋒 4) 重牙、亂牙 5) 底徑不光滑 6) 外徑不夠大 7) 外徑太大 8) 打滑 9) 刮頭 10) 崩牙
11) 不耐磨 2、常見問題分析及處理措施: 1) 斷尖: a 、斷尖很嚴重,一般是牙板仰角修的過高,只要用鉆石銼刀修低些(嶄點防滑齒 好)再試牙板,修多幾次,試多幾次即可; b、斷尖不是很嚴重,一般分析三種原因: ○1 仰角上牙溝打開不夠大,用三角鉆石銼刀順著牙溝方向銼開點即可; ○2 仰角高了點,用鉆石銼刀修低些即可; ○3 仰角上防滑齒不夠深或是仰角磨損太大,用頂針在砂輪上磨成“一”字形嶄些防滑齒即可。 c、斷尖有因為線材材質太硬而斷尖,那就需要改善線材材質。 d、斷尖因為所搓螺絲太大而光釘打的太長了,就從控制光釘長度入手。 2) 拖尾: a、鋒尾:即螺絲尖部有根像鋒針式的尾尖,切不干凈,一般墻板釘咀部要求很尖的螺絲成型容易發生此種情況,處理措施即用金鋼銼刀在切口處順著背角角度方向把切口處修鋒利些,便于切料; b、扁尾:即尾部有一大堆料切不掉,一般分析有以下幾種原因: ○1仰角上牙溝打開太寬、太深,入料多; ○2 背角修的角度太小,入料多,此兩種情況用金鋼銼在仰角位順著背角角度方向把背角往里推進來些,使背角角度加大,少入點料,一般情況種原因較難修理,第二種相對好修一些; ○3調機時牙調松些使咀部少入些料也可以,譬如說:入料端松點,成型區緊點,這樣也可以解決拖尾問題; ○4 控制好光釘長度對解決拖尾問題也有很大幫助。 3) 、尾牙有披鋒: 原因及解決措施同拖尾,是控制好光釘長度對解決尾牙披鋒有很大幫助。 4) 、重牙: 一般有以下幾種情況: a、調機時牙紋沒有對得很好,光釘螺紋擠壓成型時一松一緊容易造成重牙,嘗試動板上下多移動幾次位置,一般可解決此問題; b、牙板調機時兩塊沒放在同一面上也會造成擠壓不均勻,很容易造成重牙; c、調機時動板機臺滑動面間隙太大,擠壓時晃動太大,也容易造成重牙; d、調機時入料區壓的太緊也容易造成重牙; e、牙板防滑齒刻的太深,這時處理是用三角鉆石銼刀順著牙溝方向把防滑齒堵在牙溝兩邊的毛刺修平滑,減少摩擦; f、牙板兩塊倒角寬度、深度不一致,這時只能退回牙板廠家修理(此種情況很少)。 5) 、底徑不光滑: 原因基本同重牙,只是第4種原因,調機入料區壓的太緊占比例,建議調機時入料區調松些,成型區調緊些,這樣螺絲底徑、外徑、光澤度、牙板使用壽命應有相當大的提高; 6) 、外徑不夠大: a、牙溝入料區、整形區防滑齒太重對螺絲成型造成影響,在0.04MM以內建議采用三角鉆石銼刀把防滑齒順著牙溝方向修平滑些對牙徑有一定的影響; b、在0.04MM以內采用入料區稍松,成型區稍緊的調機方法調機,對外徑有一些影響; c、調機時調的太緊,把牙長擠長了,自然外徑變小,這時調松點即可解決問題; d、在前面幾種方法都試過后,外徑仍達不到,則屬于牙溝深度不夠,應退回牙板廠家修理。 e、牙板磨損太大,外徑搓不到,酌情考慮,達到使用壽命的可以報廢,沒有達到理想壽命可以退回牙板廠家修理; 7) 、外徑太大: 一般屬于牙溝偏深所致: a、在0.05MM以內用油石或是鉆石銼刀在牙板成型區修低0.01~0.02MM即可解決問題; b、外徑太大的話,分析光釘是否偏大超出公差,主模是否磨損太快,換模處理; c、如果以上兩種方法還解決不了問題,則退回牙板廠家修淺牙深。 8) 、打滑: 一般有三種原因: a、調機壓的太緊,稍調松點即可; b、調機沒有放平,沒對準牙紋而造成打滑,重新把牙板放平,對準牙紋即可; d、防滑齒太淺,用頂針磨成“一”字形把防滑齒嶄深些,一般可以解決問題;如果防滑齒磨損太多,不能用嶄花解決問題而牙板還要用時,交回牙板廠家加深防滑齒。 9) 、刮頭: 分析原因一般有: a、光釘入料不穩,不垂直; b、托料板與光釘下料配合不好; c、牙板兩塊沒有放平; d、機臺間隙太大; e、牙板直角很不夠也會造成刮頭; f、牙紋斜度不一致也會造成刮頭。 10)、崩牙: a、牙板是否有用磨床修過,把牙板表面層給磨掉了。 b、牙板修邊位是否太??; c、光釘頭下“R”位是否太大、太厚,使牙板邊緣受力太大; d、牙板熱處理過硬,應退回廠家重新熱處理過。 11)不耐磨: a、光釘材質太差; b、牙板熱處理硬度沒有達標;應退回牙板廠重新做熱處理。 |